/>
  安全生产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全生产


厦门港绿色港口体系建设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8-07-30 09:37

厦门港绿色港口体系建设与思考
文|黄子榕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厦门港作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沿海主要港口和集装箱干线港,集装箱吞吐量已超过1 000 万TEU。厦门港绿色港口建设既是适应国家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也是厦门港务集团推动港口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树立负责任的社会形象的必然要求。

 

 

一、制定绿色发展战略

根据厦门港务集团的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集装箱枢纽港、邮轮母港和绿色智慧港。绿色发展是厦门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集团成立了以董事长为组长的绿色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统筹推动集团的绿色港口建设工作,开展了“十三五”绿色发展规划研究,颁布《厦门港务集团创建绿色港口实施方案》,提出了提升绿色发展理念、优化港口布局和集疏运体系、改进生产工艺和组织、清洁能源和新技术应用、循环经济利用和生态保护、加强绿色发展管理能力、智慧化对绿色港口建设的支撑等多项目标。

 

二、完善组织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厦门港务集团及成员企业均建立能源管理组织机构,设立能源管理岗位,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定节能减排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重点用能单位对本企业用能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编写本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提出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在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方面,根据能耗定额指标,按先进合理原则制定综合能耗、单项和单机能耗考核办法,把能耗定额指标分解到部门、班组和具体岗位,开展节能自查,进行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落实节奖亏罚制度。

 

建立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进行能源精细化管理,提高统计监测考核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目标列入其生产经营责任书中,每年进行考核。在节能减排奖惩方面,对能源管理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环保能力

从2010 年起,厦门港务集团共投入6 亿多元,用于绿色港口项目建设,包括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绿色技术装备应用、智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生产工艺系统优化升级等,实现了节能、降耗、环保、减污、增效的绿色良性循环。

1.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港区

建设船舶防溢油设施,加强对船舶防溢油设备设施的配备工作。购置固体浮子式、PVC围油栏等船舶防油污设备,增强船舶溢油防治能力;新建码头在设计施工时均要求建立防溢油相关设施、防溢油监测系统。

 

加大港区粉尘污染防控力度。对于散杂货码头投资设立空气质量检测站,实时跟踪港区空气品质的变化;通过使用喷淋设施、建设防尘网、港区绿化隔离带、库内堆存、加盖篷布等措施,减少码头粉尘污染,有效降低总悬浮颗粒物、烟尘等指标。

做好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工作,厦门港务集团各码头均建设了不同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设施。化工品码头配置化学品洗舱水处理设施。该设施采用气浮—厌氧—好氧—活性炭过滤组合工艺,污水处理能力可满足停靠船舶的使用需求。

2. 落实绿色港口建设措施

(1)船舶岸电建设

船舶靠港期间使用副机发电会排放出大量的废气,造成对港口及城市周边的空气污染。厦门港从2015 年就开始启动岸基供电设施项目建设工作,引导具备接入条件的船舶使用岸电。投资5 600 万元,建成6 座3 MW 到5 MW 的高压变频岸电电源系统,已覆盖集团51.8% 的集装箱泊位,提前实现《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船舶与港口污染物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 年)对各港口的岸基供电设施建设要求。同时,还规划建设2 座16MW 高压变频岸电电源,安装在邮轮母港码头。

为鼓励船公司靠泊时使用岸电,厦门港务集团出台支持政策,对到2017 年年底前的船舶使用岸电所发生的电费及服务费均予以免收取。从2018 年起,除按照《厦门市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管理暂行办法》对船公司予以补贴外,码头企业还对使用岸电的船公司在装卸费率上予以适度优惠。

(2)电能替代,减少排放

厦门港务集团从2008 年就开始实施对轮胎式龙门吊的“油改电”改造,迄今为之,已实现了全部龙门吊设备以及堆场的改造,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成效。所有新购的龙门吊均采用电力驱动、 电池转场技术,实现龙门吊“零排放”。

集装箱拖车也是减排的重点。厦门港务集团的所有集装箱拖车排放均符合国五标准。除了购入75 台LNG 拖车外,还组织对全电力驱动的集装箱拖车进行车型测试,为下一步的全面推广作技术经济评价。

全面推广使用电动装卸设备和港区电动交通车辆。物流仓库电动叉车的使用率达70%以上,推广港区内的生产辅助车辆及交通车采用电动车辆。

(3)节能技术改造

厦门港务集团组织成员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包括大型设备能量回馈技术改造,提高了能源效率,对传统的龙门吊在“油改电”的基础上使用储能锂电池替换小功率发电机组,利用电力进行转场,在其他的内燃机械上推广使用电动空调等。

港区高杆灯照明采用LED 光源,远程智能控制,实现了高杆灯的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和自动报警,使港口高杆灯由“固定时间开关灯”的静态开关方式转变成“能够根据生产作业情况和天气变化自动开关灯”动态管理模式。

(4)清洁能源的应用

为提高清洁能源占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厦门港务集团积极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用项目,现已建成投入使用两座小型太阳能发电系统,年发电量超50 万kW·h,正在规划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面板面积达3 万多m2。

厦门港务集团制定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规划,并按近期和中远期两个阶段分步实施。目前港区已建成充电桩15 座,计划初期建成200 座车辆充电桩。

 

四、创新建设绿色港口

绿色港口建设必须要有创新的思维,运用创新的手段实现绿色发展。厦门港务集团在实施绿色港口建设过程中,依靠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智慧港口建设,通过提升社会物流效率,实现绿色港口生态圈,同时积极参与国家电力改革试点,把改革的红利回馈到绿色港口建设中来。

建设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设备交接单无纸化。厦门港务集团从2014 年起就着手建设智慧物流系统,2016 年建设完成了厦门港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将船公司、船舶代理、堆场、物流公司、货代和码头的集装箱动态信息实时地通过WEB、APP 端录入以及RFID、OCR、GPS、二维码等动态采集,实现信息的共享。平台优化了现有集疏运体系,减少了车辆接单及进场等待、设备交接单EIR 无纸化、实现车货匹配,减少送单造成的车辆排放。

 

平台运行后显著提高港口码头与堆场、物流园区、陆地港、口岸单位及港口管理部门间的信息交换效率。等待时间减少和拖车的合理调度,降低了拖车出行的碳排放和交通管理成本,有效减缓拖车对于港口和厦门市交通的拥堵,促进了节能减排,推动了港口绿色发展。平台推广至全港,拖车公司可节约能源14 862 t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 232 t/a。

平台启用前,集装箱通过码头闸口采用纸面单证人工办理,拖车通过时间平均需要90 s。平台启用后,实现全港物流信息无缝联接,码头闸口由人工交接变为系统自动识别,通过时间减少到26 s,通过效率提升近2.5 倍,大大减少了车辆在闸口等候产生的排放。

 

使用电能替代是港口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厦门港务集团支持旗下的专业供电服务企业港务电力公司,积极参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福建自贸区厦门港区增量配电业务项目,被列入全国第一批105 个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港电公司作为项目业主,按照政府规划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投资,通过申请获得了电力业务许可证,在配电区域从事供电服务、承担保底服务,代理用户开展市场化购售电服务,开展合同能源管理等增值业务。

 

电力直接交易,以市场化方式降低的港口电力成本由港电公司转移到支持码头的岸电的运营,形成改革红利辐射延伸到对绿色港口建设的支持,更有利于港电公司投资满足龙门吊的油改电、船舶岸电、电动集装箱拖车及乘用车充电桩等对电力容量的扩容需求。

 

 

 

五、绿色港口建设的思考和体会

1. 要把绿色港口建设作为港口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最大限度降低人类社会日常生产中对环境的危害,进而促使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达到真正的和谐,这已经成为各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保护全球环境的共识。港口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展开。

 

绿色港口即是在发展港口经济的同时兼顾环境和生态的保护,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绿色港口的建设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建设环境污染少、生态健康、能源消耗低、同时兼顾港口长远发展的新型港口。绿色港口的发展模式中心在于要实现港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实现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在实现港口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同时超过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要一手抓港口发展,一手抓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港口企业作为绿色港口实施的重要主体,要从积极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角度,主动落实、实施、推广各项绿色措施。

2. 要把智慧港口建设与绿色港口建设结合起来

交通运输部已经在全国开展智慧港口示范工程的建设,重点建设智慧物流和危化品智慧管理。这些智慧港口示范项目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感知、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和智慧危化品管理体系,实现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智能化的港口生态圈,形成智慧化的管理系统。

 

通过建设智慧物流集疏运体系,运用智能感知、自动采集、数据交换和智能比对等技术手段,实现单证的电子化和无纸化。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满足物流车队调度智能派单,司机网上接单实时响应;建设码头智能闸口,进出港车辆的快速交接通过;应用大数据分析,对业务的智能预判,实现进出港预约,车货优化匹配。这些措施都会大幅提高物流整体运输效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建设智慧化的危化品管理体系,实现危险化学物品物流环节的全过程跟踪管理、科学监控,把危化品在港口节点的风险降到最低,也是建设绿色港口的重要措施。

智慧港口还包括码头的自动化建设,以及传统码头的桥吊、龙门吊的远程操控改造、堆场自动化改造和自动驾驶集卡的应用。这些自动化、智能化的运用,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港口的绿色环境。

3. 要打造一体化的绿色港口生态圈

绿色港口中的港口应该是广义的港口。在港口经济所形成的港口生态圈中,利益相关方就包括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航运企业、港口企业和物流企业等。

要做好绿色港口建设的顶层设计。国家已经明确了绿色港口建设的行动方案,地方政府要加强港口、海事、环保等部门以及港口企业的合作,并按照各自职责建立完善绿色港口建设联席协调机制,形成多部门综合治理、闭环监管机制;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绿色港口建设的实施,除给予财政补贴外,还应该从税收优惠、绿色金融等方面对绿色港口项目给予支持;行业协会组织制定绿色港口相关的团体标准体系,指导港口企业进行具体的绿色港口建设。

 

从港口规划开始,就要充分评估对自然环境、波浪、潮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建设过程中要控制施工扬尘以及疏浚抛泥弃土的影响,采用科学施工工艺,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噪声、扬尘污染。在港口运营过程中,除码头要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外,其他的利益相关方更要积极主动地融入。船舶进港要使用低硫油,实施船舶岸电接入改造,配合使用岸基电源;船舶在港期间,不得向海域排放污染物和含油压舱水,严控生活垃圾和食物废弃物的处理;参加港口集疏运的车辆必须符合更高的环保排放标准。

 

更广义的绿色港口生态圈还应包括制造商、发货人等。产品包装应符合环保要求,采用合理运输组织和方式集疏运货物。

4. 要实现绿色技术应用与绿色管理的有效结合

绿色港口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要不断推动应用先进的节能和环境保护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落实绿色管理理念。要建立起绿色企业文化,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循;要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加大绿色投资,开展绿色服务;要强化绿色组织机构,加大对节能环保工作的督察和指导;要不断研究优化作业工艺,提升作业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还要开展绿色营销,突出绿色优势,对符合绿色要求的船东、货主实行服务优先和价格优惠。

 

建立港口污染物监测体系和生态保护信息管理系统,跟踪分析生态数据变化趋势,及时对环境数据变化做出快速应变措施。加强相关企业的绿色发展成效的考核,形成一个奖优罚差的绿色奖惩体系。

 

 
天津港危险货物集箱作业能力持续提升
厦门港未雨绸缪 防台防汛不松懈
辽宁港口为安全管理插上“智慧之翼”
上海港全力以赴 应对龙年首场寒潮
厦门港开工第一课 绷紧安全生产弦
天津港各单位迎战龙年首场降雪保生产
山东港以雪为令齐上阵鏖战寒潮保畅通
天津港引航智能救生系统投入使用
迎战冰雪保畅通 湖北港口在行动
山东港口全港出击迎战恶劣风雪天气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沪ICP备10215705号

运营 烟台华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