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中国北方首船B24生物燃料油加注启动仪式在青举行,加注船“大源油8”轮成功为国际巨轮“HMM VANCOUVER”精准加注1300吨B24生物燃料油。这是山东港口与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深化战略合作、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的重要实践,标志着中国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成功落地,将有力推动绿色港航产业发展、口岸服务能级提升。 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主任高善武,青岛海关党委委员,黄岛海关党委书记、关长冯仲良,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力国,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子木,青岛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于浩,以及山东海事局、青岛海事局、黄岛边防检查站、西海岸新区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领导;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奉利,党委常委、常务副总经理马德亮出席活动。高善武、王力国、李奉利先后致辞。 加快能源替代,打造绿色港航,是大势所趋。山东港口组建以来,聚焦国家所需、行业所趋,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建成运营全国首个“零碳港口”,启动全国首个“氢能港口”建设,同时将资源要素、功能优势嵌入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组建方舟智能港航口岸服务有限公司,推动多品类绿色船用燃料加注能力提升。 作为“即用型绿色船舶燃料”,B24船用生物燃料油是由24%废弃原料提炼的可持续生物柴油与76%传统低硫燃料油科学混兑而成,无需改造船舶发动机燃油系统,便可在保证强劲动力的同时,降低约20%碳排放。此次加注业务的成功落地,填补了中国北方港口生物燃料油加注的空白,提升了清洁船舶燃料供应网络的完整性,也将为青岛自贸片区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升青岛国际航运中心核心竞争力注入强劲动能。 以此为契机,山东港口将与海关、海事、边检、交通等单位紧密联动,加快构建绿色生态能源圈,持续优化绿色燃料油加注船舶调度、仓储物流和数字监管流程,形成从生产、储运到加注全链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国北方绿色船燃加注枢纽,为全球港航业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延伸阅读: 随着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识,作为国际贸易支柱之一的航运业近年来也加入绿色低碳转型的“大军”,按下了减排脱碳的“加速键”。自2024年起,生物燃料成为众多航运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降低碳排放的首选方案,加注需求呈井喷式增长。 为确保此次首单生物燃料油加注业务顺利落地,各方协调、共同发力。青岛自贸区管委、交通运输局多次牵头组织专项会议,召集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深入研讨,精准剖析业务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黄岛海关与舟山海关打破地域壁垒,建立高效沟通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将原本繁琐的审批时间大幅压缩;青岛海事局积极探索创新监管模式,开辟绿色通道,全程提供海事保障,用高效服务为加注作业保驾护航;黄岛边检站采取“一船一预案”方式,提前办理预检手续,确保船舶到港即可作业,为船舶生物燃料加注保驾护航。山东港口青岛港方舟智能港航口岸服务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燃料青岛有限公司开展深入合作,调研借鉴先进港口生物燃料加注经验,针对北方港口在气候、政策、运营流程等方面的差异,逐一攻克技术与管理难题,为加注作业顺利完成筑牢坚实基础。 
来源:山东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