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科技创新:港口自动驾驶开启“提速”模式
发布时间:2020-12-22 09:59

 

科技创新:港口自动驾驶开启“提速”模式

 

 

图为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12月17日,从天津港集团传出消息,天津港集团正式获得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批复,建设天津港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成为全球首个获批建设的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根据建设方案,天津港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将加速港口自动驾驶商用化进程,形成具备丰富应用场景的示范应用平台,推动港口物流运输全面自动化、智能化,实现自动驾驶多场景串联,打造智慧港口与智慧物流的综合示范区。

 

港口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G技术的发展、智能驾驶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为港口的自动驾驶赋能。

 

大幅降低港口营运成本

 

港口自动驾驶可以带来良好的安全性,降低营运成本。业内人士指出,港口作业中,空中吊装的集装箱滑落砸下,或者是跨运车将集装箱卡车连箱带车一同吊起的情况,皆有发生,同时,在无特殊外因的情况下,港口通常需要24小时运营。这就意味着司机不得不多班倒,也更容易产生疲劳驾驶的现象造成安全隐患。同时,由于内集卡对司机的驾驶经验和驾驶资格要求高,港口内集卡司机严重短缺。

 

而无人驾驶可以直接免除卡车司机受到生命威胁这一风险。在安全压力下,港口运营方有更大的动力采用无人驾驶。

此外,传统自动导航车的出现虽然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但是这套方案对旧港的改造难度大、成本高,应用场景受到制约。相比之下,利用无人内集卡替代人力的方式则可以在帮助港口集团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安全风险。

 

同时,一位集装箱卡车司机,港口每年为其付出的成本达到30万。按一辆无人卡车运行五年报废计算,同样时间人类司机的成本达到了150万元,远远超过西井提供的方案价格。在经济账上,港口也乐于接受无人驾驶。

与此同时,84%的卡车司机每日驾驶时间超过8小时,其中40%超过12小时。卡车司机疲于高强度满负荷工作的矛盾凸显,直接影响物流运输效率。

 

一个集装箱年吞吐量200万TEU的中等码头司机人力成本就高达7200万元,而机器只要维护得当,可以24小时作业,且驾驶质量标准、稳定高效。以自动化运输方式替代人力是港口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

 

当前港口运营成本主要来源于港内水平运输集卡司机的人力成本及能耗成本,占港口总成本65%。港内运输由于工作强度大、环境艰苦、危险性大等因素,对年轻人吸引力较低,导致港口集卡司机短缺问题严重,人力成本高企。自动驾驶的应用能够实现人力替代,且自动驾驶系统通过精准操作、策略优化可节省能源损耗,帮助港口企业有效实现降本增效。

 

港口自动驾驶商用化步伐加快

 

根据建设方案,天津港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将加速港口自动驾驶商用化进程,形成具备丰富应用场景的示范应用平台,边示范边规模化推广,将自动驾驶渗透到港口业务链,以物流为核心,促成港口业务系统形成统一信息平台,引领港口的基础设施进行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升级,推动港口物流运输的全面自动化、智能化。

 

“仅在国内,港区集卡就超过了2万辆”西井科技的CEO谭黎敏这样描述港口无人驾驶的市场前景。理论上,这一细分场景的无人驾驶升级将带来数十亿的产值。

对此,亿欧智库认为,2022至2024年间,或将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港口商业化应用。

 

亿欧智库从人力替代和能源节省的角度,对港口自动驾驶集卡的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人力和燃油)节省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港口自动驾驶集卡将在2023年达到自动集卡购置成本和运营成本的交叉点。但高等级自动驾驶在港口同样也会受到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即供给、需求和政策。

在供给层面,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已满足港口作业要求,并有实际应用的案例,但是场景的可复制能力仍需提升;硬件成本与车端成本因未达量产而无法下降,将制约公司利润空间,延迟商业化应用进程。

 

在需求层面,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自动驾驶集卡在港口的应用将节省港口的人力成本与能源成本,增强企业采用的意愿;同时,在行业发展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货运业务向头部港口集中,与中小港口比,其降本增效需求或不迫切。但中小港口受制于自身盈利水平,或致使其无法布局。若融资租赁模式或代运营模式成立,将促进这一部分需求。

在政策层面,港口智慧化、绿色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将提高港口替换车辆的需求;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规划文件、标准的树立将促进技术进一步发展。

 

综合来看,我国港口自动驾驶集卡将在2022或2024年达成商业化(详见图:中国自动驾驶集卡港口商业化时间研判),整体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53.7亿元

 

多方企业驶入港口自动驾驶快车道

 

自2018年起,国内自动驾驶港口应用加速,多家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陆续进行自动驾驶集卡落地应用并逐步实现商业化试运营。目前国内已有11个港口落地应用自动驾驶集卡,“北-中-南”沿海重要港口均有企业布局。

 

2020年5月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5G+无人驾驶赋能智慧港口”云发布会在北京、上海、厦门、武汉、十堰、香港六地举行,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海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三方共同发布了5G+智慧港口多项成果,并通过5G+云视讯系统共同见证了中远海运港口厦门远海码头无人驾驶集卡作业演示,这标志着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商用车”)、中远海运港口和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共同联合开发的首台定制平台港口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通过了实际生产运行试验,5G+智慧港口建设完成了由实验研究,到全业务场景试点生产和试商用阶段的跨越!

 

同月,北京斯年智驾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驾驶集卡进入宁波港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测试。6月中旬,与比亚迪达成深度合作,进行自动驾驶纯电动集卡的前装研发。6月底,宁波港大榭招商国际码头组织自动驾驶集卡第一阶段考核,斯年智驾一次性通过,获得码头专家和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7月,北京斯年智驾科技有限公司与宁波港大榭招商国际码头自动化操作系统(TOS系统)完成对接,实现自动化运输任务联合调度管理,随后开始在宁波港大榭招商国际码头龙门吊堆场进行集装箱移箱作业。

 

近日,武汉花山港,一排排红色的桥吊、船吊、轨道吊矗立在长江边,码头上不见一名装卸工,只有3辆5G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在自主搬运集装箱。

“复工后,无人卡车状态良好,我们仍在不断调试优化。”湖北三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佘勇说,疫情期间,他们没有停止工作,经过工作人员系统调试,目前卡车运行稳定,每辆卡车每小时最多可装卸12个标箱。

 

2020年10月17日,天津港集装箱码头实现了全球首次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全流程实船系统测试,集成物联网、人工智能、5G通讯技术、云技术等多种尖端技术的无人自动化集装箱场桥、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无人智能解锁站和无人集装箱岸桥完成了规模化成组应用。

 

据悉,获批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后,天津港集团将组建50辆以上规模的自动驾驶车队,建设自动驾驶车队调度管理系统,搭建港口交通云控制平台,构建港口自动驾驶标准体系,制定港口自动驾驶安全管理办法,全面提升港口自动化运输水平。

 

(新华网、每日经济新闻、搜狐网、湖北日报、凤凰网、亿欧网)

 

 

文来源:中国水运网 作者:综合整理    图:集讯

 
绿色低碳 山东港口换电站换电量破1500万度
浙江海港智港通蓄势赋能 释放港口新质生产力
强港绿动 浙江嘉兴港务环保提升改造工程投运
刷新进度条 天津港集团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完成风机吊装 打造零碳港口
中远海控甲醇双燃料改造将年减碳排放36万吨
连云港港中哈物流基地首台纯电动堆高机交付
广州港集团外轮理货公司再获两项软件著作权
浙江海港拖轮绞缆机“油改电” 降本数万元
山东港口首台“油改电”正面吊正式交付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沪ICP备10215705号

运营 烟台华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