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接入了这套吊具检测程序,吊具的隐患发现率提高了60%,维修时间减少超30%,一年节省下来的维修时间可达100小时。”近日,在北二集司龙门吊维修班班组会议上,成员们纷纷对自主研发的吊具检测程序竖起了大拇指。 吊具是港口桥龙设备的核心装置之一,其可靠性直接影响码头作业效率。由于长期承受动态冲击载荷,该部件成为港口装卸系统中故障率最高的关键设备,其零部件损坏率一直居高不下。 “以前,吊具的隐患没有办法提前预判,只能在检修时把功能都测试一遍。特别是限位的检修,非常麻烦。”龙门吊维修班成员表示,传统的人工点检方式存在主观判断偏差、隐患难以发现、检测成本高、耗时费力等弊端,设备点检质量不高,只能在故障发生后被动响应抢修,难以实现“预防性维护”。 为打破这一困局,北二集司龙门吊维修班成立研发小组,深入分析吊具工作原理、运行环境以及常见故障案例,结合数字化手段,成功开发出一套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吊具检测程序。 该程序植入吊具控制器后,就像给吊具安装了一台“健康监护仪”,可以实时自动采集吊具开闭锁限位动作次数、挂钩脱钩限位信号丢失时长、通信网络故障等数据,实现边作业边“体检”。 维修人员只需在维保设备时,通过电脑读取吊具的“体检报告”,就能精准识别故障所在,甚至提前预判设备异常,真正实现从“被动维修”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现在只要打开系统,吊具的‘健康状况’一目了然,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大海捞针’般排查故障了。”现场维保人员感慨道。 自该程序上线以来,北二集司CANopen吊具系统故障率显著下降,反复试机排查故障时间节省近40%,每年预计可节约相关费用达20余万元。同时,凭借故障预判功能,维保团队可提前规划维修计划,缩短单次维修时间近30%,降低维保成本约20%。 
来源:浙江海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