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广州港单一码头158台具身智能无人车列阵领跑
发布时间:2025-04-25 16:09

        近日,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第四批自动化设备的20台北斗导航无人驾驶水平运输智能导引车(后简称“IGV”)全部抵港。至此,南沙四期IGV车队扩员至158台,标志着国内单一码头最大的IGV车队系统全面成型,进一步提升智慧港口装卸服务能力。

        据悉,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IGV的电池、电机、控制器、编码器等关键组件均实现国产化,有效降低了设备制造成本和后续维修所需备件供应周期,保障生产经营设备利用率。20位“新兵”入列,不仅是IGV集群应用在规模上的一次突破,更是港口设备领域在国产化技术方向的全面突围。

        南沙四期技术团队始终锚定自主可控的长远目标,创新设计自动化设备本土化方案,产研相结合,从硬件架构到软件算法构建了完整的自主技术生态层,累计获得130多项专利,树立了“国产化替代+自主创新”行业标杆。

        如果说国产化技术让IGV拥有了坚不可摧的“筋骨”,那么智能化应用则赋予了它别具一格的“灵魂”。

         “多源融合”厘米级精准定位

        在定位导航方面,技术团队创新性采用“北斗+激光+堆场数字模型+气象感知判断”等多源融合定位策略,可以根据不同区域卫星的信号强弱特征来自适应地切换融合定位算法,大幅提升IGV在码头多种复杂场景下的整体稳定性与定位精准度。目前,IGV可实现±3厘米的定位。

         “智慧之眼”毫秒级制动

        在安全防护方面,IGV前后车体搭载独属于自动化港区的“智慧之眼”,激光与视觉相互配合,通过算法对扫描出的物体实施分级管控,将人、车等归类为危险障碍物并触发毫秒级制动,防止自身和他人受到伤害,对雨水、飞鸟等干扰物则进行过滤剔除,从而提高单台运输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南沙四期IGV首创障碍物热力图实时推送功能,让安全管理实现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的跨越。

         “具身智能”交互感知

        在能源管理方面,为响应“绿色码头”“节能降耗”等发展目标,南沙四期开发智能化算法,IGV根据每天日出日落时间自主控制大灯开关。研发智能调度系统动态计算IGV最优行驶路径,制定智能能量管理策略合理安排IGV充电调度。这套集感知、决策、执行为一体的闭环控制体系,使IGV能耗效率较传统模式降低10%以上。这不仅在技术层面展现出IGV独有的特色亮点,也标志着港口自动化装备从“机械执行”向“具身智能”的质变,为中国智慧港口建设注入了“思辨力”。

        未来,这支由158台IGV组成的“钢铁运输尖兵车队”,将继续依托北斗导航、5G专网与智能调度系统,串联自动化岸桥和轨道吊协同作业,进一步提升南沙四期全自动化码头全天候不间断的作业效率,为智慧港口高质量发展提效增速。

 

 

来源:广州港集团

 
北方港口首单国际航行船舶生物燃料油加注落地
油电切换 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靶向施策降成本
宁波舟山港单体码头无人集卡单月作业超10万箱
山东港口日照港智慧堆场移动端平台正式运行
智能化 广州港全自动数智立体库树起行业标杆
“北斗+AI领航”方案成浙江国企智能化样板
宁波舟山港船舶配载迈入“人工智能+”时代
广州港示范引领珠江水域船舶绿色智能化转型
宁波舟山港最大装机容量屋顶分布式光伏并网
宁波舟山港与欧洲三大枢纽港共建绿色航运走廊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沪ICP备10215705号

运营 烟台华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