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正式发布2025年第一批共16个人工智能开放场景清单,涉及农业、制造、交通、能源、文旅5大重点领域。北部湾港集团“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水运系统大模型平台”项目成功入选首批名单,标志着集团公司在“人工智能+智慧江海联运”领域的探索取得新进展。此次入选广西首批“人工智能+”行动开放场景,不仅是对北部湾港集团科技创新能力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长期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 北部湾港集团“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水运系统大模型平台”项目是此次入选的清单中唯一一个以“西部陆海新通道”为主题的“人工智能+”开放场景,该项目由北部湾港集团科技信息部统筹,旗下北港大数据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研究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水运大模型,落地船闸群智能联合调度和港口群智能运行调度两大核心服务场景,为船闸、港口、航道、船舶等水运要素提供动态智能决策支持,解决高密度船舶交通下西部陆海新通道船闸港口高效运行与效率提升等关键难题,实现西江—平陆运河船闸群统一监测、统一调度、统一运行、统一服务。 该项目还积极发挥水运企业、大模型公司、科研院所以及高校在该项目上的联合优势,利用AI技术解决西江船闸联合调度人工操作难题,达到减少人力投入、降低成本目的,以及平陆运河开通后因锚地、航道交通情况、水文气象情况等导致的船舶高密度、流量大状况下的调度难题。 项目预计于2026年6月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打造广西水运产业人工智能应用新范式,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水运网的核心智能引擎,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船闸港口高效运行与效率提升,为推动国家水运高质量发展注入北部湾港力量。 一直以来,北部湾港集团依托在海港、内河港、船闸等多业务板块优质资产,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积累经验,为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水运系统大模型提供基础。 数字化转型方面,北部湾港集团在广西国企率先启动数字化转型建设,建成了数据交换平台、数字化转型项目OCC运营平台,实现数字化转型常态化运行,成功汇聚了集团近30套业务系统的内部数据,拉通百余个数字化业务场景。例如,西江干线所有船闸建设有完备的船闸运行数据采集系统,在港口装备运行信息采集、码头运行环境信息采集以及物流信息交互等方面拥有完备的硬件、软件条件,为西江流域6000余艘船舶安装北斗智能终端等。随着信息化系统和设备的不断完善,北部湾港集团逐步构建了优质的涉水数据资源,为打造行业模型夯实数据基础。 OCC数字化运营平台 智能化方面,北部湾港拥有全球首创“U”型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中国第5个、全世界第15个投入运营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人工智能方面,北部湾港集团拥有自治区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8个,具备一定硬件基础,拥有大数据中心以及人工智能算力服务器,可用于大模型微调和在线推理。目前,已完成大模型技术在智慧办公、智能问答等场景落地,同时在港口、船闸等业务中均有人工智能场景落地应用,如智能理货、船舶过闸等。 下一步,北部湾港集团将积极响应自治区“人工智能+”行动号召,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浪潮,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以人工智能赋能业务协同为抓手,持续探索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不断书写新时代背景下产业升级新篇章,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部湾港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