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辽宁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辽宁省政府官网发布。据中港网消息,《规划》提出要以沿海港口为关键节点,推进辽宁全省沿海港口群资源整合,加快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港口通关一体化水平。以沈阳、大连、鞍山、丹东、锦州、营口等地区的物流园区为重要节点,以抚顺、本溪、阜新、辽阳、铁岭、朝阳、盘锦、葫芦岛等地区的物流园区为一般节点,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整合,协同推进物流业发展,为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提供货源支持。预计到2020年,辽宁省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200万标准箱。
发展目标:基本形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规划》提出,辽宁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目标,基本形成安全、便捷、绿色、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衔接顺畅、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其中,在运输网络覆盖方面,提高高速铁路覆盖范围,实现全部省辖市通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网布局进一步优化,普通干线公路二级以上比重稳步提升;农村公路通畅水平进一步提高,港口吞吐能力进一步加强,民航机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0年,全省新增公路1.5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3.5万公里,新增国铁1178公里,营业里程达到6498公里,新增港口生产性泊位138个,达到539个,其中,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07个,达到312个。改扩建沈阳桃仙机场等4处民航机场,建设大连新机场、桓仁机场,推进阜新、铁岭机场前期研究工作,规划建设康平等15处通用机场。
在运输服务能力提升方面,保持铁路客车较高正点率,民航航班正常率逐步提高,公路交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运输装备标准化水平逐步提高,提升多式联运比重,提高运输效率。预计到2020年,全社会完成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年均分别增长4.7%和2.3%;完成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年均分别增长2%和5.5%。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2亿吨,年均增长2.7%,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200万标准箱,年均增长3%。
港口:优化完善港口布局
在港口方面,《规划》提出要完善煤油矿箱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布局,加强航道、防波堤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港口通航条件。
港口水运重点建设工程包括港口码头项目57个:重点实施大连港大窑湾港区四期工程(22#、23#泊位)、大窑湾北岸汽车物流中心配套码头工程(5#—7#泊位)、大连汽车码头汽车物流中心配套码头工程(4#泊位)、营口港仙人岛港区204#—206#多用途及通用泊位工程、锦州港煤炭码头一期工程、丹东港大东港区201#汽滚泊位工程、盘锦港荣兴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葫芦岛港北港港区北龙物流园区石油燃气仓储项目码头工程等22个;加快推进大连国际邮轮中心起步工程(含码头、航道、港池)、大连国际粮油食品物流中心项目中转设施一期(东4#泊位配套设施)水工工程、营口港鲅鱼圈港区A港池粮食通用泊位工程、鲅鱼圈港区72#—75#泊位工程、锦州港笔架山港区三港池油品泊位工程、丹东港大东港区104#泊位工程、盘锦港荣兴港区东作业区212#—215#通用泊位工程、葫芦岛港柳条沟港区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工程等35个。
还包括公共基础设施项目41个:重点实施大连港大窑湾北口门改造及航道拓宽工程、长兴岛葫芦山湾南防波堤工程、太平湾港区航道工程、锦州港龙栖湾港区3万吨级航道工程、丹东港大东港区5—20万吨级航道工程、盘锦港荣兴港区5万吨级航道工程、葫芦岛港绥中港区防波堤工程等15个;加快推进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葫芦山外湾公共航道工程、长兴岛港区葫芦山湾航道扩建工程、营口港鲅鱼圈、仙人岛港区锚地工程、笔架山港区四港池南岸简易防波堤工程、荣兴港区10—15万吨级航道工程、柳条沟港区10万吨级航道工程等26个。
来源:中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