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集箱信息


我国船员正常换班 水运指标向好!
发布时间:2020-07-24 10:06

 

 

         到6月底,国内外航行船舶船员的换班工作已经回归正轨,过程安全有序。4月以来,中国水运行业主要指标持续向好,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基本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船员正常换班  水运指标向好

 

  新冠肺炎疫情就像一只“黑天鹅”,遮蔽世界经济,冲击全球市场,让全球供应链经历严峻考验。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析,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下滑4.9%,面临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包括海运业在内的交通运输也面临着巨大考验,前5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4.9%,上半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下降8%,客运需求大幅下滑,货运便利性受阻,运输工具大量闲置,企业经营成本明显上升,盈利空间大幅缩水,一些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疫情对港航业的影响

  关于疫情对中国航运业造成的影响,7月10日,在交通运输部于上海召开的“‘2020年中国航海日’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易继勇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疫情的发生对全球航运市场造成的影响还是较为严重的,中国水运行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较大冲击。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水路客运量大幅下滑。进出中国境内港口的国际邮轮、客货航线载客业务及港澳水路客运航线全部暂停。前5月,全国水路客运量完成4384万人次,同比下降59%。二是,货物运量下滑。前5月,全国水路货运量完成27.7亿吨,同比下滑9.9%。三是,部分货类运价下滑明显。例如,上半年,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均值同比大幅下降23%。四是,集装箱船停航运力处于高位。由于运输需求下滑,各主要班轮公司通过控制运力投放降低营运成本、保持运价平稳,6月初停航的集装箱船占现有船队比重达到10%。五是,港航企业盈利均大幅下降。17家A股港口上市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16.3%和15.3%。除以油运业务为主的3家企业外,其他航运企业一季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分别下滑0.2%和84.5%。

 

  针对疫情对港口业造成的影响,7月11日,在“2020年中国航海日论坛”上,上港集团董事长顾金山表示,疫情对航运业影响很大,上港集团制定了相关政策。根据交通运输部的要求,上海港对疫情期间物流的保畅通,对进出口货物在港区停留和进出的畅通工作竭尽全力。2月,因为冷冻箱的影响,库存量激增,使得货物的进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发生了滞港现象。为此,上港集团在交通运输部、上海市政府和各企业等的帮助下采取“内建外租”的措施。一方面,及时用应急工程紧急建设一批冷冻箱的仓库,另外租用社会企业的冷藏库,及时解决了冷藏箱滞港现象,也为保畅通作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在关键时期,上港集团根据国家的要求将中央拨给武汉的冷冻猪肉,第一时间通过海铁联运的方式直接送达武汉,也通过多项措施保障了多批次的防疫物资在上海港的紧急转运。

 

  船员换班回归正轨

  疫情期间,很多国家和地区为了降低疫情蔓延风险,采取严格的人员出入境管控措施,包括许多中国籍船员在内的国际航行船舶船员遇到了无法正常换班的困难,在船超期服务,加重了船员身心疲劳,也增加了潜在的船舶航行安全风险,成了全球航运界共同的难题。

  在7月10日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海事局长曹德胜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目前中国籍国际航行船舶上服务的船员有3.3万人,在外国籍船舶上服务的外派海员有8万人,他们在艰难的形势下,坚守岗位,全力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和重要防疫物资运输,为全球抗击疫情作出了巨大贡献,也牺牲了个人利益,值得我们尊敬和钦佩”。交通运输部高度重视船员换班工作,在精准做好船舶船员疫情外防输入前提下,为安全有序开展船员换班,积极采取了相应措施。

 

  一是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印发《关于精准做好国际航行船舶船员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船员换班责任,加强业务指导,规范船员换班上下船操作程序,指导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积极推动协调船员换班。在地方政府积极支持下,全力打通“堵点”,实现中国籍船员境内港口换班“应上尽上、应换尽换”。经过努力,目前船员换班已经趋于平稳,过程安全有序,迄今未发生因船员换班带来疫情输入情况。4月1日至7月10日,全国境内港口累计完成国际航行船舶中国籍船员换班56516人次,其中换班上船28429人次、换班下船28087人次,日均换班560人次。4月份日均换班344人次,5月份日均换班638人次,6月份日均换班660人次,7月上旬日均换班652人次。目前船员换班情况持续向好,维护了船员合法权益,保障了国际物流供应链的稳定。

  二是指导疫情防控期间对伤病船员的紧急救助。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针对伤病船员紧急救助处置的指导意见》,指导对伤病船员及时实施人道主义救助。

  三是进一步畅通船员问题反映渠道。加强咨询电话值守,及时掌握舆情动向,对船员、企业和机构的利益诉求,积极主动给予指导和处置。

  四是关注船员心理健康问题。加强船员心理呵护,越是在超期服役加重劳动负荷和身心疲劳的情况下,船员越需要得到支持理解和关怀关心。开展船员心理健康感知和干预的研究,将心理健康知识加入到最新版《船舶船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中,加强指导船员做好个人防护和心理疏导。

 

  曹德胜在接受《航运交易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疫情,我们再一次切身感受到,船员的平凡与伟大,他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全球船员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船员职业吸引力下降、船员社会关注度不高,这也包括中国船员。当前,中国籍船员换班情况稳定,安全有序,但境外疫情加剧蔓延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中国水运口岸外防输入的压力仍然很大。保障船员换班工作涉及一系列问题,需要多部门,包括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我们需要加大力度推动全社会充分认识船员职业的重要性,多部门协同发力支持船员队伍建设,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营造船员职业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船员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自豪感,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全球贸易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曹德胜特别强调,国际船员换班问题因受制于中国和全球管控措施的限制,情况较为复杂。总体上中国海事局持开放态度,从来没有说限制船员换班,也没有说只开放在哪里换。在疫情期间,中国向国际海事组织提供了《船舶船员新冠疫情防控操作指南》,为全球船员抗疫作出了自己的努力。

 

  水运指标持续向好

  面对疫情的冲击,水运行业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4月以来,水运行业主要指标不断向好,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基本步入正常发展轨道。

 

  《航运交易公报》记者从7月10日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应对疫情影响,交通运输部建立维护国际物流供应链畅通稳定的机制,与有关部门共同协作,成立相关的运作机制和机构,实体化24小时运行,“一事一协调”“一事一处理”,统筹协调、多措并举,解决和处理当前遇到的问题,促进中国出口货物出得去、进口货物进得来。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实施阶段性免收公路通行费、进出口货物港口建设费、民航发展基金,以及降低政府定价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标准,上半年共减轻企业负担约1700多亿元。引导大型港航企业为中小型企业主动减免自主定价收费约10亿元,推动上下游企业抱团取暖。指导天津、上海等港口企业加大冷藏集装箱堆存能力,帮助货主解决货物滞港问题。

 


作者:陈海萍 

来源:《航运交易公报》2020年第28期 

 
江海联运一箱制开启荆州外贸新通道
穿梭巴士激活黄金水道织大湾区物流网
湛江首票并行港+启运港退税业务落地
丝路海运东南亚跨境电商快速通道通航
再破纪录 苏州港助力储能柜加速出海
宁波舟山港上半年吞吐量突破2000万箱
南沙港首条点对点直航美西快线发布
西南出口轮胎“南沙-印尼”专线首发
天津港AGV首次装船发运圆满成功
一船到底 武汉-印尼专轮航线开通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沪ICP备10215705号

运营 烟台华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