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满载巴西进口冻牛肉的“冷链班列”顺利运抵重庆果园港枢纽片区的鱼嘴火车站。该班列是广州港成功开行的首趟“冷链”海铁联运班列,于12月6日从广州南沙港装车后,通过渝穗海铁联运通道一路奔赴1800多公里外的重庆,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多式联运能力再升级。 此次进口的冻牛肉由重庆保税港区股份有限公司从国外直接采购,要求运输“安全、稳定、快速”。为了此次班列顺利开行,广州港物流、中铁特货广州分公司及广铁集团业务团队反复推演物流方案,结合常规班列经验,不断完善此次冷链班列的保障体系,在冷冻柜、火车卡及班列开行上,全流程、全链条、全力保障,最终顺利完成冷链班列的首发,填补了广州港海铁联运体系冷链运输的空白。 “冷链+海铁”物流更全面 广州港物流把低碳、稳定、高效的海铁联运服务和冷链相结合,让南沙冷链的服务范围从大湾区可辐射至全国,功能更为多元化,为大批量生鲜冷冻食品提供“端到端”一站式解决方案,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较传统拖车运输成本节省超50%以上。 企业联动更密切 据悉,此趟冷链海铁联运班列在中铁特货广州分公司和广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采用新型“4+1”无人值乘发电箱车组,实现了“门到门”全程冷链运输的创新举措,让这批冻牛肉运抵重庆后完成快速分拨。 广州港集团、中铁特货广州分公司和广铁集团作为国企和央企,充分发挥各自领域优势,整合码头和铁路资源,将冻品食物从南沙冷链“大冰箱”通过铁路送入家家户户的“小冰箱”,优化内地物流模式,切实保障民生服务。 渝穗两地更相邻 南沙港区,作为华南进出口冻品主要分拨港口之一,配备5000余个冷插,丰富的远洋、近洋航线,可大批量满足进出口冻柜的堆放要求。南沙冷链设计总库容22.7万吨,拥有冷链查储一体化资质,可为各类进口生鲜、冷冻货物快速查验提供安全高效的保障,大幅度降低客户综合物流成本及物流链时效,提高生鲜货物附加值,24小时多渠道沟通模式,让通关更快、费用更低。 川渝地区人口总数超过1亿,节日期间的冻肉、水果等生鲜产品需求旺盛,但传统的冷链公路运输存在运力少、价格贵,这导致客户物流成本显著增加。2022年,广州港集团、重庆公路运输(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果园港国际物流枢纽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重庆渝穗港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合力打通渝穗通道,目前已稳定开行渝穗海铁联运双向双重班列,通过“海运+铁路”开展冷链运输,具有速度快、运力足、价格稳定、运输质量可控等诸多优势,为川渝客户提供了更多优质物流模式选择。 此趟冷链海铁联运班列的成功开行,标志着广州港多式联运、冷链物流等新业态服务的加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广州南沙港与重庆果园港的紧密合作,加强了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物流领域的联动发展,助力“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国家冷链运输新通道建设注入活力。广州港将继续研究和推进西部地区农产品经渝穗通道冷链班列出口海外,助力我国冷链产品更好的进入国际市场,更好的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广州港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