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集箱信息


上海口岸:实行联合登临检查机制
发布时间:2017-10-17 15:38

        2017年3月7日,来自洋山港海事局、洋山海关、洋山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洋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9名执法人员同时登上靠泊在洋山深水港的国际航行船舶“美恩马士基”轮上实施联合检查。这一率先在上海口岸实行的国际船舶联合登临检查机制,背后是上海海事局、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等四部门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又一项重要的改革创新举措。

 

  2016年12月底,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运输部公安部 海关总署 质检总局 关于建设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机制的通知》(下简称《通知》)。随后,上海海事局便牵头,组织协调了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上海海关、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口岸查验单位,搭建全新的沟通平台,开展联合登临检查工作,并于2017年4月联合发文正式公布了《上海口岸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机制》。

 

  “以前船方经常要接受多批人员的登临检查,不仅影响船舶通行效率,也影响了口岸的服务质量。”上海海事局驻上海自贸试验区办事处筹备组组长韩胜红介绍,上海口岸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机制是根据 《通知》要求建立的相关工作机制,不仅是落实上海口岸“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推进大通关建设的重要窗口,也是提高船舶出入境查验效率、便利船舶进出口岸的关键。

 

  相较以往各口岸查验单位“单兵作战”分头检查,联合登临机制有很大不同。各单位在船舶办理出口岸手续前,提出登临检查需求,将需要查验的船舶名称、IMO编号、拟查验时间、检查内容等发送至上海海事局的相关机构。海事管理机构在汇总所有需求后,提前与有登临检查计划的口岸查验单位沟通,协调商定船舶联合登临检查的具体计划。

  上海海事局作为船舶进出口岸检查联席会议的召集人,与其他口岸查验单位共同研究、协调和解决联合登临检查中遇到的问题,并研究制定解决措施。

  今年4月10日,可装载20170标准箱的新一代世界最大集装箱轮——巴拿马籍“商船三井成就”首靠上海洋山深水港,刷新了上海港靠泊世界超大型集装箱船的纪录。

 

  为保障该轮快速通关,当天中午12时45分,洋山港海事局召集洋山海关、洋山检验检疫局、洋山边检等口岸单位开展联合登临检查,仅用时45分钟便完成了船舶证书、危险货物装载情况、船舶机电设备、入境信息、船员信息、货物及生物样本等项目的检查。而在联合登临机制实施前,此类船舶大约需要3个多小时才能完成口岸检查的全部相关工作。

 

  刷新船舶查验效率“上海速度”的背后,是大量细致、精准的前期准备工作。作为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的召集单位,洋山港海事局与洋山各口岸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沟通联络机制,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协调。登临检查过程中,四家联检单位坚持高效便民、分工合作的原则,按职责对船舶进行了分类检查。

 

  “联合登临检查有效提高了这艘‘巨无霸’级船舶的通关效率,更为上海口岸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韩胜红表示,在统一时间节点实施联合检查,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减少船舶在港期间接受检查的频次,降低船员劳动强度,最终提高船舶通关效率和查验效率,提升口岸服务水平。

 

  为了使联合登临检查前期的沟通更加顺畅、组织协调更加高效,在建立相关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上海海事局利用“单一窗口”平台数据优势,会同上海市口岸办、上海市电子口岸共同研究开发国际航行船舶联合登临检查工作模块。经过与查验单位一对一沟通、对操作流程的多次论证和对功能模块的反复测试后,今年9月28日,这一全新的工作模块正式在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上线运行。

 

  减少船方运营成本,“把麻烦留给政府”,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加强口岸事中事后监管,又一次走在了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前列。
                                                                                                                                                    来源:解放日报 

 
海关总署推12条措施支持京津冀发展
九江港口岸一港五区实现全开放全贯通
宁波舟山港宁波片港区全部口岸开放
青岛前湾实现综合货种关区代码合一
洋山港开展能见度不良条件下通航推演
盐田港跨境电商运营中心实现高效通关
潍坊-青岛启运港退税政策顺利落地
洋山港-九江港“联动接卸”业务落地
大连港完成首单离境港启运港退税业务
先拆后报 广州港启动进口集拼新模式
 

版权所有©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 沪ICP备10215705号

运营 烟台华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